【时快讯】10位公募派近5年“全胜”!谁的业绩能突破周期?

2023-06-30 14:26:40来源:私募排排网

在市场震荡加剧的大背景下,今年来公募基金人事也颇为动荡。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9日,今年已有144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数量为近8年来同期最高。

往年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下一站”多为私募。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2022年期间,平均每年有超过40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投身私募。

过去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不少都备受市场的关注甚至追捧。比如2022年“出道热度”较高的基金经理,睿郡资产董承非、上海运舟私募周应波以及勤辰私募的林森、崔莹等,基本是公募出身。


(资料图)

公转私基金经理在私募业是不是更有优势?他们在回撤控制和业绩持续性方面表现如何?公募时期的业绩和管理规模,与私募时期的表现呈现怎样的关系?

近日,海通证券在其《私募基金经理画像》系列研报中研究了公转私现象。根据对公转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的统计分析,得出的一些结论甚至有些“反直觉”。

笔者统计了近一个月在私募排排网有2只以上产品披露收益的“公募派”基金经理数据,结合其具体表现,为大家梳理研报中指出的几个要点。

谁能突破职业生命周期?陆航、李蓓等基金经理历经长跑,近五年收益喜人依旧

根据私募排排网及其他渠道数据,海通证券统计了2000-2022年间的公转私基金经理——指在这期间在公募机构离职后加入私募,且至今仍就职于私募机构的基金经理,并要求其在在公募和私募时期都有管理过产品(公募产品不含专户),共计300位。

研报中重点研究分析了公转私基金经理公募和私募时期的业绩数据关联,以及奔私后的生命周期曲线,意在探寻基金经理公转私的业绩延续性,以及奔私后的长期业绩持续性。

首先是关于公转私基金经理公募时期的管理规模,与其奔私后在不同规模私募的业绩表现的关联性。

按基金经理公募时期的市占率将其划分为大规模组(市占率≥0.3%)和普通组;按私募时期的公司管理规模将其分为百亿组、低于5亿的小型组和介于前两种之间的中型组。结合公募时期和私募时期的对应关系一共有6组,各组收益表现如下。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可以看到,公募大规模组的基金经理转私后能进入百亿私募的,在较长统计周期内,其区间收益排名表现是好于其他组别转私基金经理的。其次是公募普通-百亿私募组和公募普通-中性私募组。

由此可见,对于公募时期管理规模一般的基金经理而言,打造一个中等规模体量的精品型私募公司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不论是大规模和普通组,进入小型私募的基金经理整体业绩是最弱的,可见长期业绩和规模还是高度正相关。

此外,为研究公转私基金经理的生命周期曲线,海通证券统计了276位满足计算条件的公转私基金经理,奔私前后各年度的平均收益率排名分位如下图。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可以看到,横轴1y开始的4个点位位于纵轴0.5以上,之后位于0.5以下。这意味着公转私基金经理前四年的整体表现好于行业平均,但在五年后整体下滑至平均线以下。

管理私募产品五年以上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这可能并不是公转私基金经理独有的特征。业内在关注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时,也常常以五年为重要的统计周期。

分析来看,从业五年以上出现业绩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未能跟上市场环境的改变。市场持续在变化,基金经理也需要不断的迭代进化,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2、规模、精力、平台等因素的影响。前期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会吸引资金涌入,随着管理规模不断增大,投资难度也在上升;此时公司也需要招募更多人来提升投研和运营能力,对于奔私创业的基金经理来说可能会进一步分散精力。

基于前文的结论,笔者统计了公司管理规模在5亿到50亿之间,从业以来年化收益居前的公转私基金经理,其中在近五年依旧收益居前,实现“翻倍”以上收益的是以下10位。

上榜的基金经理从业以来年化收益都在18%以上,且近五年收益都在120%以上。

中安汇富戴春平、上海仙人掌私募姚跃和深圳乾图私募黄立图位居前三,这三位从业以来年化收益均高于40%,且近五年收益大于550%。

私募排排网采访到上榜的远惟私募,其旗下基金经理王烁杰从业以来年化收益达31.49%,近五年收益达385.18%。

历经投资长跑,突破职业生命周期,远惟投资分享了他们追随科技周期的投资方法论——从多重角度观察市场,研判科技创新长周期大势,坚持在中国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动态捕捉投资机会。例如从芯片自主可控、互联网,到新能源,进而到当下的人工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命周期方面,百亿私募中的公转私基金经理的表现要明显好于公转私基金经理整体水平。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这些基金经理大多在公募时期就有更好的表现,且回撤控制做得更好,因此奔私后更容易跻身百亿私募。

笔者统计了公司管理规模在50亿以上,从业以来年化收益居前的基金经理,其中在近五年依旧收益居前,实现“翻倍”以上收益的仅有以下10位,其中8位是百亿私募基金经理。

上榜的基金经理从业以来年化收益都在13%以上,且近五年收益都在110%以上。

复胜资产陆航、半夏投资李蓓和正圆投资华通位居前三,这三位从业以来年化收益均高于25%,且近五年收益大于200%。

正圆投资的基金经理华通参与了私募排排网的采访,他表示,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公募投研训练后,他打磨出了三套体系——信息收集机制,框架性的信息处理模型,以及基于社会、产业等趋势的选股模型。以这三套体系搭建投资组合,是他在投资长跑中的核心竞争力。

私募排排网采访到上榜的聚鸣投资,其旗下基金经理刘晓龙从业以来年化收益达20.47%,近五年收益达149.8%。

在采访中刘晓龙基金经理结合历年行情数据做了细致的分析,表示在他看来A股实际是“牛长熊短”,只是高波动率掩盖了A股长期赚钱的真相。因此他在投资中遵循“多策略”的打法——包括逆向、成长、主题和事件驱动,根据对市场的研判动态调整投资组合。比如他目前对今年市场判断为主题震荡市,因此布局以逆向+主题为主。

仅10位公转私基金经理五年“全胜”!夏俊杰、李蓓等以回撤控制取胜

统计职业生涯前中期整体收益率表现,公转私基金经理确实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但具体到不同的市场行情,研究发现,公转私基金经理也有适应性的差异。

海通证券对比分析了2018-2022年300位公转私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和全市场主动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的业绩情 况,结果如下。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可以看出的是,在上涨市(2019年和2020年)中公转私基金经理的整体收益率表现好于私募市场的平均水平;但在下跌市(2018年和2022年)和结构市(2021年)中, 公转私基金经理的整体表现却低于全市场私募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公转私基金经理更擅长捕捉上涨市的投资机会,而在下跌市和结构市中,与私募基金整体相比,公转私基金经理并无优势。

这可能与公募基金以相对排名为考核导向有关,侧面说明公转私基金经理奔私后或多或少会带有其公募时期的操作习惯。

近几年市场以下跌市和结构式为主,投资者也越来越看重基金经理在应对不同市场行情时的绝对收益表现。

笔者统计了公司管理规模在5亿以上,在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以及近五年均录得正收益的公转私基金经理,仅有以下10位实现五年“全胜”。

半夏投资李蓓、仁桥资产夏俊杰和广金美好罗山三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榜上有名,三位基金经理擅长的策略各有不同,其中李蓓和夏俊杰都是近些年颇受市场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

李蓓在以前的公开发言中多次强调对绝对收益的看重,她近五年212.21%的收益颇为可观;夏俊杰则以回撤控制见长,奔私近六年,区间回撤仅有12.61%。

广金美好则是一家国资控股的百亿私募,深耕于FOF领域,即投资多只基金的基金,此类产品收益平均、风险相对平均,罗山近五年收益达67.21%、从业以来年化收益11.38%已是颇为可观。

研究公转私基金经理的回撤数据还发现,大部分基金经理到了私募会延续自己在公募时期的投资风格,在公募时回撤控制好的基金经理转私后适应性更强,风险调整后业绩表现也更好。

海通证券根据基金经理在公募和私募时期的回撤表现,将其划分为以下9类: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对其中私募时期业绩较好,收益率排名位于前10%的基金经理所处组别统计如下: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可以发现,私募时期业绩较好的公转私基金经理,大部分为中、低回撤组,且占比最高的是在公募时期为低回撤,到了私募依然保持为中低回撤的「双低回撤组」基金经理。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而在百亿私募中,在公募和私募期间属于中低回撤组的基金经理也占比更高,可见投资者对于有绝对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还是比较认可,这些基金经理也更容易做大做强。

笔者统计了公司管理规模在5亿以上,近五年区间回撤较小,且收益实现“翻倍”的10位公转私基金经理,按区间回撤由小到大排列如下。

私募排排网采访到了上榜的远望角投资,其旗下基金经理曾实以近五年119.45%、14.64%的区间回撤位列榜上第六。

远望角投资长期坚持通过对个股的深度挖掘来获取超额收益,在采访中他们分享了一些细节——挑选重仓个股一般从两年左右的长期视角出发,操作时努力在重仓股票上争取50%以上的盈利空间。而在回撤控制方面,远望角表示重点是要在尊重市场的同时,尽可能排除噪音来做好基本面深度研究。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多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以出色的回撤控制上榜,包括仁桥资产夏俊杰、半夏投资李蓓、合远基金管华雨和望正资产王鹏辉。

其中半夏投资和望正资产都在今年上半年宣布封盘,从旗下产品表现看,两家私募封盘的时点都在旗下代表产品年内净值的高点附近,封盘有效地防止了新的投资者“追高”。

标签:

  • 今日焦点
  • 行业动态